衣食住行用

2021-10-18
来源:陕西地方志办公室

一、衣着穿戴

明、清至民国二十几年,无论城乡一般居民皆着土布质地的便衣,富裕之家及有官职人员除布衣外,还有几件绸缎衣服作礼服。民国二十几年前的衣服款式有布、绸长袍马褂,大襟便衣,宽大短的裤子。裤腰摺折而系,裤口大近尺,穿单裤走路时,裤如裙样摆动。这类服装直到50年代末在后山居民中还可见到。民国二十几年后,男子兴对襟七扣便衣。妇女仍为右开大襟便衣,裤大且短,长袍马褂已渐稀少。公职人员,始着中山装,少数小康家妇女着旗袍。一般人戴线织“一把抓”或布沿帽,公职人员和富商戴礼帽,老人戴“瓜壳帽”。姑娘梳辫,妇人挽髻。

解放初,城乡流行对襟便衣,公务人员时兴中山装,50年代中期兴工人装、学生装,女干部多着列宁装、“宽大短,”,的裤子,裤口渐小至七八寸,质地为蓝黑平面布、斜纹布。农村将白细布自染黑、蓝、灰三色。“瓜壳帽”、“一把抓”帽在农村尚流行,干部、工人戴八角帽。60年代初流行中山装、工人装,妇女穿对襟、大襟斜纹布衣服,男女西裤普及,裤口已小至6.5~7寸,“宽大短”裤子县城已不多见,但农村尚有。还流行带沿的蓝黑色呢帽、布帽。妇女的发髻、辫子已改为短发。布鞋、草鞋极常见,鸭嘴雨鞋十分流行。“文化大革命”时期,中、青、少年男女,皆着黄军装、解放鞋(一种黄帆布胶底鞋)、戴军帽、扎皮带(或帆布带)。除黄色衣服外,全县只有蓝、黑、灰三种颜色的斜纹布衣服,裤口普遍小于7寸,时称“锥子裤”。70年代流行中山装、工人装,女服为对襟二斜袋便装。原来的平面布、斜纹布换代为“的确凉”、“的卡”、其结实耐穿尤为农民欢迎。盛行10余年。80年代初青年人中流行绦纶、晴纶衣料,80年代中期兴起“西服热”,抬石头、背石头、背粪都穿西服。男女青年以穿“喇叭裤”为时髦。喇叭裤口越做越大,大至1尺2寸,长至接地。三四年后“喇叭裤”被直筒裤代替。都不兴戴帽。女青年兴烫发。大部分男青年好留长发,有长至肩者。60、70年代的塑料底布鞋、解放鞋、塑料凉鞋换代为模压布鞋、皮鞋、人造革模压皮鞋、凉鞋,接着高跟鞋普及城乡。80年代中期后,平面布、斜纹布、“的卡”、“的确良”、绦纶之中山服、工人服、二斜袋对襟便服让位于中长化纤、棉毛混纺织物、人造革的夹克、羊毛衫、仿毛料西服、蝙蝠衫、猎装、连衣裙、筒裙、旗袍、运动衫及仿公安、邮电、民警、空军、税务、检疫、海关标志服。80年代中期的牛仔裤、垃圾服。热”,到80年代末已经“降温”。风靡一时的“喇叭裤”由直筒裤或健美裤取代。拼接服装、不对称服装、练功服、“健美服”、“健美裤”,在城乡推开,“枣核形”(俗称萝卜裤)的衣着打扮在青年人中已有人接受并普及。

改革开放以来,县内的穿衣问题,已彻底解决,50、60年代每人每年发3.7~12尺布证,解决衣被、鞋袜的时代已一去不返了。时下衣着的颜色五彩缤纷、式样各异,不再是“蓝、黑、灰、黄”四色。

二、饮食

1.日常饮食

60年代前,白河城乡居民一般日食两餐,上午主要是包谷糊涂,其中可掺豌豆瓣、绿豆、红薯或白菜、芥菜。下午主食亦同上午,若更细粮,多数是面食。面食做法有擀面、挂面、面鱼儿、面籽儿、面片儿、蒸馍、锅盔馍、油饼、煎饼等。民国时期白河从竹山、竹溪进口大米。小康之家,下午主食米饭,若煮米做流食(称米汤),必佐有蒸馍、油饼之类。本县产米甚少,60、70年代虽可从外地调入,数量不多,市民人均月供应大米数量定为月口粮标准的10%,即三五斤。农家若不产稻,吃米更难。于是将包谷粗推,制成“包谷米”,如蒸煮得法,其口感甚佳,唯难消化。旧社会时,财主吃得讲究时,将包谷米以石臼舂去棱角,蒸之透熟,较稻米饭不逊。80年代后,允许粮食进入农贸市场,国营粮食企业及个体粮油经营户经营灵活,从汉中、湖北大宗进口大米,吃商品粮者,大米按比例供应,农民还可以包谷、黄豆、小麦兑换大米,现米饭成为人们的主食。90年代后,粮食市场放开,县外大米、面粉源源运来,粮食商贩城乡随处可见。

红薯在70年代以前,为市民主食的一小部分,是农民的1/3——1/4主食。多是蒸食,细作时可切片晾晒为干,蒸而切晒为脯,或磨出淀粉,其渣喂猪。

白河多山,海拔800米以上地域,60年代前产燕麦、马铃薯,毁茬包谷遇气温低时,不能成熟,谓之“包谷青封”。故家居高山地域的农家入冬主食中较低山区多一燕麦洋芋糊汤和浆巴糊涂。燕麦炒熟推面,其香味诱人,与马铃薯合煮,别具风味。浆巴者,是将不得成熟的包谷湿磨成糊浆状,放入大木缸中令其自然发酵。初极酸,后转酸而甜,搅成糊状而食,一缸浆巴可食一两月。

县内副食品以豆制品为主,豆腐、豆芽、豆豉等四季皆有。农村喜将豆腐和青菜而名谓“菜豆腐”,是一种饭菜合二为一的食品。蔬菜随节令出产,中后山农村多数农户少种蔬菜,多种粮食,大宗常年蔬菜除豆制品外,便是酸菜(芥菜、油菜捞水以开水浸泡而成)、辣椒。夏季多豇豆、南瓜。平时少禽肉、蛋类,只在年节或有客人时,煮自熏腊肉或杀鸡。春节前一般农家都杀猪,70年代以前,须得完成国家分配的生猪交售任务或猪肉交售任务后才能自食,粮食稍有充余农家,多养二三头猪,一交售、一自食、一接槽续养。条件差的农户,或两户联合交一头,分食一头。农户吃肉及脂肪煞是困难。市民肉食、禽蛋,在60、70年代中主要靠配给指标,凭票或购货本购买。月人均猪肉指标在0.2~0.5公斤范围内,视货源歉丰而定量。年节之时、数量酌加,平常蔬菜亦是配给指标。由于菜地甚少,多数时日供不应求。80年代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场开放搞活,流通渠道疏通,废弃蔬菜配给指标制度,由市场刺激生产。1986年后,蔬菜、肉、禽、蛋、水产品源源上市,农民自己想方设法扩大菜地,无业市民到十堰、安康、谷城贩运蔬菜、水产品在集市出售。虽价格较配给指标高,但随时可以买到。安康的黄瓜、胡萝卜、莲菜,第二天中午在冷水河口、麻虎沟口、县城乃至西营双河口可以买到。十堰的四季豆、白菜,谷城的莲菜,郧西富家沟、夹河关的白菜,西红柿当天不仅可以在县城买到,甚至带到卡子、茅坪、歌风、双河等地,现在农村到县城买菜不足为奇。近年来,不只蔬菜远来,连大荔县的西瓜、户县的辣椒、河北的鸭梨、山东的葡萄、广东的香蕉等,县城终年有售。

旧志载,“常时唯浊酒探亲而已”,饮酒是白河一普遍风习。50年代以前,白河城乡普遍喝柿子酒,不产柿子的后山喝自酿的包谷酒。本县也从外地进口大曲酒或河南赊店酒,仅在县城销出。农村少有买主。60年代中期,外地瓶装酒大批量进入白河市场。1952年全县销售外地白酒4吨,次年8吨,1956年上升到30吨,70年代中期稳定在30吨左右。进入80年代,饮酒之风遍及城乡。县城人过红白喜事,买酒是抬整箱,多数场合有一醉方休的气氛。农村机关、农家饮酒尤盛。入夜无事可做,以猜拳饮酒排遣时间。下酒菜不拘多少,酸菜、萝卜可就;无菜,瓜籽、核桃、柿角、炒黄豆亦可。在坐有饮得前俯后仰、言语不清时开心取乐,直吃醉方休。农家秋末冬初自酿高梁秆酒,有户自酿逾千斤余者,一滴不卖,与亲朋自饮,到次年夏罐空壶净,又去买酒过瘾者亦不乏人。80年代,全县年销白酒500吨左右。同时城乡又大饮啤酒、葡萄酒、香槟酒,青少年除饮白酒、啤酒外,还尚饮“易拉罐”饮料。多数干部、职工视其为超前消费,而少有品尝。

2.宴席饮食

白河宴席自清咸丰年间始形成“八大件”、“十大碗”格式。光绪初年渐将“八大件”、“十大碗”席面衍进为“三点水”席面。民国初年,西营关帝庙河富绅吕颜山还办过“一百单八将”的席面。“八大件”为农村的常用正席。入席前,四个凉盘:卤制牛肉、猪头肉、猪肝、缠肠(或香肠或花生豆),四碟小菜,中放一糖果干盘。入座后,八道菜:肉糕、鲜鱼、蒸鸡、肚片、羊肉、猪蹄、腰花、蒸酒米一次端上开始饮酒。“十大碗”席,在“八大件”基础上加两样正菜,从龙眼肉、宫保鸡丁、糖醋里肌、米粉肉、夹馅莲藕或炒肉丝、炒肉片中选两种配入,凑成十碗即可。县城除“八大件”、“十大碗”席面外,一直崇尚“三点水”席面,“三点水”原为“吉祥宴”,因有一道鸡菜和一道羊肉(取“鸡”谐音“吉”,“羊”,古“祥”字)。至今做“三点水”席无羊肉时,以猪肉作一道假羊肉菜,而程序是入席前先摆四大凉盘(亦有摆六个的)并四小碟菜,中放一大干果盘,然后入席饮酒,菜按“十大碗”席面正菜,吃一道上一道,碗盘交替使用。十道菜之中夹三次甜味流食,如八宝稀饭、莲子羹、甜酒(蒸糯米发酵制成)或银耳羹。凡用甜羹前,先上两碗开水,作洗调羹用。民国中期后“三点水”变成“两点水”只上甜酒和莲子。修襄渝铁路时,安徽、湖北民工来此,求购银耳作羹,同时市场上银耳罐头很多,为了简便,银耳羹代替了莲子羹。一经使用,人们互相效法,银耳羹与甜酒成了白河“三点水”席面中必用品。80年代后,“三点水”中又加进了海参、鱿鱼或墨鱼菜,成为“海味三点水席”。90年代初,“太阳牌锅巴”、“麻辣锅巴”也作一道菜,加入了“三点水”席。“三点水”席十道菜依次出完,另上六菜一汤始吃饭。“三点水”用盘碗甚少,出菜却多,尤能热吃,加上中碗、小碗、羹汤调节,一席菜可吃三四个小时。

3.风味小吃

(1)张兰亭玫瑰“包子”。张兰亭馆子位于县城河街,与“益泰丰”商号毗邻。其玫瑰包子盛行民国初年,包子皮薄馅丰,其馅按比例肥、瘦搭配,加自制香料,只作铜元大小,油而不腻,其味妙不可言,独具玫瑰香味,令人“闻香驻足”。现已失传。

(2)袁大师春卷。袁大师白河县城人,民国年间,专卖小吃,以春卷驰名。以鸡蛋和面摊皮,卷入肉馅,再油炸。其馅配方于民国二十六年(1937)后失传。

(3)刘子模三鲜丸子汤。刘子模白河县城河街人,民国年间在上河街开熟食店,以三鲜丸子汤驰名。三鲜肉糕以肥猪肉配蛋白、淀粉搅和蒸制而成。然后切条配瘦肉丸子、黄花、豆油、木耳,味极鲜美,今“三点水”席中肉糕即出于此。

(4)毕春富红薯油馍。毕是湖北郧西县漫川关人。民国初年来白河县城做油饼油馍为生,红薯蒸后掺面粉和之包馅再油炸。毕的油馍皮酥瓤软、甜软滑爽层多而菲薄。老少咸宜。50多年来,县内有多人仿做毕春富红薯油馍,据老食客称“味道似曾相识”,但不及毕氏油馍。

(5)李春茂凉面。县城上河街市民李春茂,承其祖传擀面手艺,专卖凉面。李以手工擀面制凉面,经多道工序细如粉丝,口感弹性极好,滑利爽口调味独特,为南来北往顾客称赞。每日只生产十五六斤面左右,寒冬顾客盈门。民国二三十年,陈春生、胡大来曾仿做,亦颇有名气,据李的老主顾说,陈、胡二家凉面逊于李春茂凉面。陈春生后成为白河一流名厨师。修襄铁路时,铁道兵0245部队师部请陈做两席菜,招待上级领导,颇受欣赏。师部以高薪聘请,并许以“生养死葬”条件,陈以“年老故土难离”未就。

(6)“活二八”汤圆。“活二八”本姓卫,名世科,白河县城关桥儿沟人。嗜酒如命,每饮必醉,人多知其浑号,不知其本名。卫的汤圆面以手工制做,其馅有玫瑰、桂花两种。汤圆入口如棉,咬后拉丝盈尺。吃毕口中“百步留香”。卫在操作时绝不饮酒。

(7)郑家五香豆腐。光绪年间,县城下卡子居民郑友仁得祖传卤制五香豆腐干的技术,其创制的豆腐干大小不及半掌,厚仅分许,琥珀色,折而不断,嚼之先咸后甜,满1口生香,余味无穷。制作经包、压、卤、“上汗”等12道工序。每两天为一生产周期,为维持门面,仅留小量销本县,其余打包邮寄汉口、老河口、西安、重庆、广元等地的邮购顾主。因有的工序和诀窍秘不传人,时下无人会做,1985年县劳动就业安置部门曾投资开发,未能成功。

(8)“德泰源”、“天泰正”糕点。清末民初,县城“德泰源”、“天泰正”两字号的糕点如寥花糖、麻片、龙条酥、玉丰糕、云片糕、芙蓉糕、绿豆糕、寸金糖、梅豆角、金果、麻枣,各类各种月饼驰名鄂西北、陕南汉江一带。其用料如糯米、绵糖、芝麻、香油、桔饼、面粉香料等十分讲究,以至非某地产不用。技术工匠多从汉口请进,对季节、水温、气温乃至热源及操作要求尤其严格,今多失传。

三、居住

白河居住构筑可分四代。一代为岩洞、草棚;二代为土墙石板房;三代为砖木结构小青瓦房;四代为钢筋水泥结构房屋。

岩洞、草棚居所,从明、清时期移民来此开垦时起,直到80年代逐年减少。盛期是清末民初。土地改革后大批住岩洞、草棚居民换代为土墙石板房。据1986年统计,住茅棚居民,县城2户9人,中厂区67户324人,构扒区570户1767人,茅坪区272户722人,西营区91户329人,冷水区60户308人,共计1062户3459人,占全县总户数的2.8%。次年省、地、县三级拨款补助使住岩洞的户全部迁入新房。

土墙石板房在农村目前仍占到75%左右,式样有“扁担房”或“横三间”,个别有“横五间”的。两侧封山、前后出水、中间为“堂屋”,一边是厨房,一边是睡房。堂屋一进门是半个竹楼,通风透气,作储放包谷之用。墙土、石板、木椽就地取材,在全县多数地方,土墙石板房难以取代。

砖墙小青瓦房,在旧社会多是富有之家所居。其式样有“一口印”、“一正两厢”、“横三间”、“四合院”、“一进两幢”、“木掀贯斗”等。木结构多为“龙门架”,墙中包柱,即使墙倒,屋不会塌下。一般大户瓦房的门方、门蹬、柱础兴石刻浮雕,门窗上方有檐罩,走廊栏杆,窗门都有木刻、透雕或浮雕。木雕、石雕均有故典,有“文王访贤”、“三顾茅庐”、“八仙过海”、“渔樵耕读”、“兵书宝剑”等。外墙讲究图案绘画装饰。县城街道的清末民初瓦房都有“防火墙”、马头墙,临街处都有“挑楼”。明、清至民国时期,对门楼十分讲高大、气派。由于雕梁画栋样式新颖,某处建起一院瓦房,群众便称为“花屋”、“花房”、“新屋”。因房而得地名、村名者,县内十数处。

70年代初,县内始用水泥,多用作槽型楼板。70年代中期公房始用五孔板,个别民居用水泥作现场浇铸,1983年后民居大量推广使用水泥砌块、五孔板。1986年县城居民“刮起建房风”,一律是钢筋水泥结构小楼,相互吸取布局、结构长处,愈建愈精,结构愈巧,式样各异。水磨石地板、瓷块贴墙、壁灯、吊灯、抽水马桶进入寻常百姓家。受县城影响,汉江边及公路沿线如冷水河口、前坡、西沟、中厂、高庄峪、卡子、茅坪、双河等地农民,正在将住房代换为钢筋水泥小楼房。

四、行

50年代前,县城到区乡,全是步行。从县城上安康需要步行4天,返县坐木船,丰水时一天可达,枯水两日才到。从县城顺江而下可乘木船抵郧县、老河口、汉口。60年代中期,汉江上始有小机动客船,去安康仍需三天,返回一天。县内仅县城到茅坪街、卡子街可骑脚踏车去,其余地方仍需步行。70年代中期,各公社(乡)修了公路但汽车很少,除极少数机关干部下乡骑脚踏车外,一般人外出都是步行。1972年襄渝线通车后,去县外比较便利,县内出差、办事、探望亲友仍不方便。80年代后从县城到各区每日都有客车往返,县级机关小车、私人拖拉机、汽车增多,外出大为方便。1986年前后城乡自行车已经普及,同时轻便摩托车也在青年人和部分机关使用,农村利用自行车、轻型摩托车作短途贩运经商者与日俱增。但离开河沟谷地的公路,举步爬山仍不方便。

五、用

70年代前,县内农村绝大多数居民家中除角锄、板锄、薅扒、背笼、挎篮几件常用生产工具外,便是木桶、席、木箱、小磨、筛子;厨房用具锅、碗、吊罐、茶罐,再有是大小柴桌、板凳。50年代前,贫苦农家连上述这些普通而简陋的家具也不具备。没有碗,用龙须草与细麻绳编作草碗,或以木瓢作碗。没有板凳椅子,用草墩(类蒲团)、木墩代替。中等以上农家有齐全的大型农具如犁耙、板桶、风车、大小石磨、大小筐箩、晒席。木柜、神柜、木衣箱、茶桌也是必备之物。旧社会农村贫富家庭皆备有蓑衣、斗笠作雨具,个别家庭才用竹骨、皮纸、桐油制作的雨伞。民国二十几年县城有人用布伞、农村称为“洋伞”。无论贫富皆以木盆作脸盆洗脸,少有雨鞋,富人雨天如行走不远,穿木屐(一种木底钉四铁钉,离地半寸许,皮革制前半截鞋面)。一般农夫长年着草鞋,冬天着“满耳草鞋”或以棕片衬于草鞋里代袜。时至60年代末,有些农家尚如此。

70年代前,县城居民家中卧具是木板床,铺稿荐上垫被与单,有的高帮木架床垫麦草,上垫被与单,夏天更换竹席。坛罐、木制桌凳、一两只木箱、木柜必具。富有之家的用具较为讲究,客厅有雕花黑漆桌椅、箱柜,夏天则以瓷鼓代椅。卧具是雕花帐子床,缎被、帐沿、门帘为刺绣品。祭器与盥洗器均多为铜制品。民国初年,罩子灯先进入这类家庭,一般城乡居民皆以桐油灯照明。农村无桐油之家,铁丝上扎一粒桐籽点燃照明,夜行多打火把,竹篾作“明火把”,艾蒿作“烟火把”。50年代以前灯笼是各家备具之物,一般家庭以皮纸糊灯笼。富有之家,用挂纱灯笼,其“纱”为熬制透明胶状物,糊上灯骨遇冷凝固,薄于蝉翼,透明而不透风,其技艺今已失传。只有船家于民国十几年用马灯(桅灯)照明,城乡普及马灯则是50年代初,手电筒则普及于60年代末。

1972年襄渝铁路竣工后,铁道兵部队与湖北、安徽民工即将转场和退场,借木料方便之机,大做木箱、五斗柜。此后做五斗柜之风传至县城机关干部中,继传至农村,农村五斗柜还未普及,县城又开始做大衣柜、写字台、弹簧式沙发。1986年前后大衣柜过时,又兴起组合家具,同时电扇、中高档收录机、彩色电视机、照相机、摩托车、电冰箱、压力锅、电饭锅、液化气迅速取代了70年代时兴的手表、自行车、缝纫机、钢管家具。90年代无弹簧沙发、“席梦思”、宝丽板组合、喷漆家具正在取代传统的木制家具,更新换代之快,多数家庭都有“赶不上”的感觉。这种趋势正由县城迅速向农村延展。


阅读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