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端公戏
端公戏始于清代乾隆年间,系由跳神衍化而来,多在春节时演出。戏人着道袍,演唱某段传统故事,自舞(或击鼓)自唱,只限于大户庭院之中演出。嘉庆、咸丰年间,自安徽、江西、湖北迁此耕种发迹的大户人家,门楼上常设有一小戏楼,以供演出。民国中期以前,城乡中富户“做斋”、“打蘸”,还有“端公戏”的痕迹。本世纪50年代,小孩在家中打闹时,长辈斥之谓“跟跳‘端公子’一样”。白河俗语有“跟着好人学好人,跟着端公跳家神”,是谓此戏。端公戏与楚人尚巫鬼、重祭祀有关。
二、花鼓戏
花鼓戏由湖北、湖南、安徽、江西移民在清嘉庆至咸丰年间传入。“花鼓戏”角色少,道具简单,场面窄,有打击乐器即可。民国初年白河县城乡还有人能唱,民国三十年后渐失传。
三、二棚子
二棚子也称八岔,没有角色行当,曲调简单,多是男女角对唱(女角也是男扮)。民国初年,县城无业市民能唱花鼓戏、二棚子者,得知某乡间有庙会、寿庆、丧事场合,便邀上三五个“唱家儿”,与乡间头面人物联系“唱两天戏、热闹热闹”。会首或主人同意,便安排食宿。唱毕,村人各户不拘多少捐一二升包谷,积为斗、石作为酬谢。“唱家儿”负归或易于市,或分以糊口。花鼓戏、二棚子剧目有“王大娘钉缸”、“掐菜苔”之类。民国中期,农村二棚子戏盛行。
四、汉调二簧
“二簧”传入白河始于清代,盛于民国初、中期。白河县二簧艺人多从师湖北郧阳、均州一带。当地艺人以“天子重英豪”论资排辈,叶天福(郧阳人),黄子玉(均州人)、荣重喜(白河人)、佘英奎(均州人),“豪”字辈无传人。民初,安康、郧阳二簧班(社)常来白河演出,对本地影响甚大。白河著名二簧艺人黄大架儿(黄治明)师从郧阳艺人,白河县始有职业戏剧艺人。
白河二簧角色行当分:
一末:即老生(王帽、相帽、纶巾、毡巾、儒巾等)。
二净:即大花脸(铜锤、黑头、白脸等)。
三生:即正生(王帽、纱帽、罗帽、靠把、儒巾)。
四旦:即正旦(青衣、闺门旦、靠把旦)。
五丑:即三花脸(大丑、文丑、武丑、小丑)。
六小:即小生(文、武小生,又分雉尾、长靠、短衣、纱帽、罗帽、苦巾等)。
七贴:即花旦(村姑、奴婢、刀马旦)。
八老:即老旦(命妇、贫妇、贵妇、摇旦)。
九外:除以上角色外的角色。
十杂:即杂角(插科、补急的多能角色)。
二簧唱腔分二簧、西皮两类共三十多个板式:
二簧类:倒板、小倒板、原板、摇板、快板、慢板、滚板、平板、顶板、哭头、阴板(反二簧)等。
西皮类:倒板、小倒板、二流、回龙、洒头、反西皮、慢一字、快一字等十三个板式。其他还有:高腔、钉缸、古怪腔、七句半、渔歌等。
弦乐(胡琴、三弦、琵琶)曲牌有:串珠联、雪花飘、小桃红、懒梳妆、小开门、扑蝴蝶、万年欢、地溜子、葡萄架、银扭丝等28种。
管乐(锁呐)曲牌有:鹧鸪天、阶阶高、调将令、寿宴开、柳青娘、大开门、风入松、四季景、园林好、浪淘沙、山坡羊、将军令、泣颜回、步步娇、红绣鞋、收江南、七句半等70余首。
打击乐(鼓、锣、铙、钹、钩锣、马锣、边鼓、牙子)曲牌名称有:十八锤、慢五锤、九锤半、三声号、金钱花、八鸽洗澡、乱石窖、四击头、五击头、两头忙、山坡羊、紧急风、凤点头、大分家、甲官头、长捶、报安、望家乡、倒八锤、马蹄雪、硬三锤、硬四锤等40多种。
白河演出的二簧戏,分“本头戏”的“折子戏”。本头戏即从一出戏的开头至结尾,一出“本头戏”需几天方能演完。“折子戏”只演一个故事中的一段。
本头戏剧目有《三打碧游宫》、《铁弓缘》、《火烧绵山》、《将相和》、《鸿门宴》、《铡美案》、《玉堂春》、《二度梅》、《碧玉簪》、《白蛇传》、《李陵碑》、《马三保征东》、《斩龙台》、《清风亭》、《孟丽君脱鞋》、《搜孤救孤》、《苏武牧羊》、《四进士》、《滚钉床》、《花田错》、《玉虎坠》、《反徐州》、《樊江口》、《八件衣》、《生死牌》、《黄天荡》、《罗通扫北》等二百余本。“折子戏”有《荆轲刺秦》、《追韩信》、《三顾茅庐》、《空城计》、《借东风》、《芦花荡》、《收姜维》、《走麦城》、《金沙滩》、《辕门斩子》、《贺后驾殿》、《二进宫》、《打严嵩》、《断双钉》、《打渔杀家》、《三家店》、《十字坡》、《花子骂相》、《拾玉镯》、《瞎子闹店》等七十余折。
五、河南曲子
民初,河南、湖北剧团曾来白河演出河南曲子戏,白河称为“高台曲儿”。因白河话与河南话极多相近似,唱词易懂,故白河人尤喜“高台曲儿”。抗日战争初期,河南、湖北再次向白河移民,并有军队驻防白河,随之带进了京戏、河南曲子及月调剧种。后来白河成立剧团时,教师、琴师多系河南人。剧团除唱二簧戏外,还唱河南曲子,白河人概括河南曲子的剧目内容是“公子逃难,小姐嫁汉”。本县曾上演过河南曲子剧目有《陈三两爬堂》、《荆钗记》、《春香闹堂》、《会花亭》、《李延贵卖水》、《姊妹易嫁》、《宝莲灯》、《张羽煮海》、《柳毅传书》、《茶瓶记》、《泪洒相思地》、《盘夫索夫》、《梁红玉》、《小姑贤》、《孟姜女哭长城》等四十多个剧目。
白河唱的“河南曲子”唱腔曲牌有正阳、苦阳、书韵、哭书韵、诗篇、大汉江、小汉江、金银花、朵子、满江红、太平年、一串铃等。
河南曲子角色行当与二簧大致相同,但分类不甚严格,打击乐与二簧基本一样,管弦乐器以曲子大弦为主,还有二胡、三弦、琵琶和笙。
六、京剧
民国年间白河县城及汉江沿岸小集镇上的小商、市民、公务人员中也有喜欢唱京剧的,多是爱好者清唱,仅汉中京剧班来县演出过一次。1966~1976年,只准演八个京剧“革命样板戏”,县文艺宣传队,在三线建设工地、农村唱过《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红灯记》、《红色娘子军》等剧中片段。
七、歌剧、话剧
白河上演现代剧始于抗日战争时期,当时学校开展抗日宣传,学生演过《放下你的鞭子》。1949年,白河第二次解放后,为配合反霸减租、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运动,县文化工作队(简称文工队)曾演出了歌剧《赤叶河》、《白毛女》、《血泪仇》、《兄妹开荒》,话剧《阴谋诡计》、《一贯害人道》等。剧中的悲苦情节出现时,观众无不痛哭流泪,以至用石块投掷反面角色演员。原来少出闺门的妇女尚能说出戏中故事情节,甚至还能唱几句剧中插曲。时过30多年了,至今一些老人还谈起初解放时,啥叫剥削、压迫,翻身解放,啥叫地主阶级,还是从《赤叶河》、《白毛女》戏中知道的。
1963年全国禁演“帝王将相,才人佳子”古典剧目,县上演过现代话剧《雷锋》、《夺印》、《追报表》、《换猪》、《红色种子》等剧。
一、外来社班
民国三十五年(1945)以前,来白河演出的外地戏曲班社有郧阳刘大保二簧戏班,镇安县赵宏鳌二簧戏班,湖北郧西县天河口二簧戏班,河南淅川二簧戏班,汉中刘洪祥京剧班。有的戏班到白河来过10余次。刘大保戏班,每次来县演出都是十天半月。民国元年(1912)白河县自治会请安康二簧戏班与郧阳二簧戏班在县城唱对台戏,竟连续唱了48天。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军队169师所属的河南曲剧班,第44集团军所属的京戏班,偶而在县城演出。
解放后,来县演出的外地文艺团体有安康地区文工团、安康汉剧团、安康地区歌舞剧团、湖北郧西剧团、竹溪县剧团、丹江口市剧团、陕西戏曲剧院眉碗剧团、西安市狮吼剧团、石泉县汉剧团、旬阳县剧团、平利县剧团等。
二、同乐社、新民剧团
民国时期,县内市民中戏曲爱好者自发组织起二簧戏班,自称“同乐社”。
民国二十五年(1936)冷水乡吴家渡人曾春亭在冷水河口组织了二簧戏班,接着县城上河街毛治平、张少勋、张绪华、肖根立、王化愚、王楚林、姜洪、王自民、刘祖恩等人组织了二簧戏同乐社。下河街以黄大架儿(黄治民)为首,成立了二簧戏同乐社。成员有胡大章、余秀桢、洪道明、李金学、周泰顺、吴瑞庵、杨德盛、李正启、王义富等。城里同乐社主持人何桂生,成员有罗思明、赵光辉、余祉斋、刘承印、李明富、廖衍藩、杜道成、屈福生等。
民国三十三年(1944),由白河县政府秘书朱敦年、国民党县党部书记长田惠民牵头,将四个“同乐社”合并为“白河县新民剧团”。四个“同乐社”成员中的无职业者便成了职业演员,剧团的衣箱由县府出钱,派财政科员梁立志从郧阳周益三处买得。新民剧团于1948年白河第一次解放时因艺人走散而解体。
新民剧团演出皆为传统二簧剧目,多由曾春亭、荣重喜、黄治民等老艺人口授,存在期内共演出剧目有《辕门斩子》、《女界牌》、《征北海》、《舌战群儒》、《朱仙阵》、《八阵图》、《斩李广》、《三打碧游官》等500多本。为时人称道的演员有曾春亭(工丑)、黄治民(工须生)、荣重喜(工花脸)、吴中义(工武旦)、王忠民(工摇旦)、张远福(工正旦)、王祥瑞(小旦)、姜洪(小生)等。
三、县文工队
1950年10月为配合全县土地改革工作,县政府组织城关区男女青年成立了文艺工作队(简称文工队),当时参加的青年有张金文、方祥顺、熊高卓、耿良超、姚凤香、阮仕友、衷世香、王全德、钱华洲、周显珠、胡承淑、耿桂珍、黄定慈、吴保协、纪宏炳、刘述平、胡瑞兰、郑昌安、袁正贵、韩秀英、蔡秀英、师舍忠、薛家和、柯尊洲、许志芳、何宗汉、胡彩侠、胡承秀等人。排练《赤叶河》、《白毛女》、《兄妹开荒》、《血泪仇》等现代戏,在全县巡回演出。服装由队员自己借、找,道具自己制作,布景自己绘制,每到一地队员和群众一起搭戏台。队员都没有工资,连被子也是自备自背。到那个村演出,由村上公支粮饭,群众十分欢迎。农民为看一场戏,有的往返几十里山路,一二十岁的青少年为多看一场戏,竟追随文工队转移几十里。《白毛女》、《血泪仇》两剧对人们的影响至深,对农民的阶级觉悟、革命思想启发颇大。剧中的反面角色演员在台上不止一次地受到观众的石头、砖块的投击。
县文工队存在一年左右的时间,当时县委书记李顺天、机关部门的负责人宋琦、何树德、薛占英等对文工队关怀备至。土改结束,文工队解散,其成员绝大部分都分配工作。
四、业余剧团
1951年县文工队解散后,由县文化馆出面在县城组织了一个业余剧团,团长卫其厚、李明富,辅导干部张文华。成员是原“新民剧团”的一些成员及街道上戏剧爱好者20余人。
演出的服装也是自制,连城隍庙神像穿的莽袍也派上了用场。头盔、冠冕请蔡寿山篾扎纸糊,由周正锦彩绘。演出剧种有二簧、河南曲子的折子戏。
50年代初,全县有业余小演出团体20多个,其中以大坪、麻虎、西沟3个业余剧团比较出名,大坪业余剧团曾出席了1962年省文教群英会。
五、新生剧团
1956年4月,在县文化馆的扶持下,经县文教科批准,在原县城业余剧团的基础上进行扩充,成立了专业文艺团体一“新生剧团”,李明富任团长,王昌芸任业务辅导员。将下河街原杨四庙辟为剧场。县上先后三次拨款到西安、杭州购买大小衣箱、莽、靠、八卦衣、各类官服、女莽、盔头、把子、口条、靴子、彩鞋、头面等。到1958年时,白河县新生剧团的服装、道具在安康地区居于首位,人员发展到49人,除在县内各地演出外,还到湖北郧西、郧阳、竹山、竹溪、陕西安康、平利、汉阴、石泉等九县138个集镇演出。演出剧目有二簧《清官册》、《收姜维》、《天门阵》、《五福堂》、《二度梅》、《清风亭》、《八件衣》、《七人贤》等。河南曲子戏《陈三两爬堂》、《盘夫索夫》、《双奇会》、《春香闹学》等。
1962年底全面禁演古典戏,提倡“工农兵形象占领舞台”。此时,新生剧团服装、道具排不上用场,排现代戏须更换服装、道具却无经费。如现代戏《夺印》凑合演出了两场,便无人再看。古典戏演员演现代戏,一着一式观众与演员都觉得别扭,当时导演、演员情绪甚为低落。1963年8月县上决定剧团停办,全团人员抱头痛苦而散。部分演员到外地剧团搭班,一部分演员另行分配工作。
六、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
1970年襄渝铁路工兴,白河境内驻有铁道兵部队,湖北、安徽及本县修路民兵数万人,为活跃工地文化生活,县革命委员会决定成立“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县革委会政工组抽调7名干部,招收了12名学员,又从铁路民兵团调入9名知识青年共30人组成。以排演小型歌舞、地方小戏、曲艺节目到铁路工地慰问演出。铁路通车后,铁道兵、民兵退场,演出甚少,“宣传队”被派往农村插队劳动。1975年队员全部分散参加“农村基层组织整顿”工作。1977年“文艺宣传队”撤销,人员全部另行分配工作。
清乾隆年间,白河县城河街已有戏楼。乾隆四十七年(1782)修城隍庙,大门上层建有戏楼(今县委大楼处)、关帝庙(今县一中与幼儿园处)建有戏楼,此后武昌会馆(小河口)、黄州会馆(今城关二小)均建有戏楼。麻虎沟口、冷水河口均有形制与县城戏楼相同的戏楼。清代时,县内乡村富户建庭院时也在大门楼上设置戏楼。卡子乡东坝黄姓、西坝张姓大院中戏楼至今残存。
县城的上河黄州馆戏楼,下河杨泗庙(今电影院),自民国初年至建电影院前,一直作为白河的剧场。城里的城隍庙戏楼作舞台使用也比较频繁。解放前凡庙会或有戏班在无戏楼地方演出,多是临时搭台。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在县城汉江河滩唱“斩龙台”祈雨,用船上的桅杆、甲板搭台。1954年白河县首届物资交流大会时,县城汉江河滩搭篷为街,昼夜唱戏,戏台亦是帆船桅杆、甲板搭就。1987年县影剧院建成后,县城演出场地始称方便,若到农村演出依然是临时搭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