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放映机构
1949年前县内无电影放映单位。民国二十七年(1936),庆祝汉白公路通车时,在毛家嘴(今西沟乡向荣村)首次放映黑白无声电影《火车》和《捡鸡蛋》两部影片。抗日战争后期,美国人在县城书院(今气象站)放过一次黑白无声电影。
1951年12月初,陕西省电影教育工作队第一队来县,在县城横街口河滩首映有声电影国产故事片《钢铁战士》、《翠岗红旗》,轰动县城汉江两岸。此后,省电影一队主要活动在旬阳、白河两县的城乡。1955年10月29日成立白河电影队(编为陕西省电影放映64队,后称白河一队)。配工作人员3人,一队首映影片是国产战斗故事片是《智取华山》,首映第一部彩色故事片是《梁山伯与祝英台》。
1958年冬,经县电影队全体工作人员的多次试验,于1959年试制成功“白昼电影”,并在电影刊物上发表了《关于白昼电影银幕的制作方法》一文。
1960年3月,白河县电影放映第二队成立,并于白河县汉剧团内。同年9月29日,成立白河县电影放映站,地址设县城下河街杨泗庙,并装备“长江54——35”移动式皮包机及071型四冲程发电机一套。白河县首次放映35mm拷贝是彩色故事片《碧空银花》。
1961年12月,国营电影放映二队的人员和设备下放到区级管理,建立了茅坪区工委电影队。1962年6月又建立构扒、冷水两个区工委电影队(均属集体性质),1964年4月1日起,放映、经营改由省统管。10月22日茅坪区放映队调往汉阴,构扒、冷水区放映队由县电影管理站代管。
1969年恢复县城电影放映站,并安装松花江5501型35mm座机,8月19日投入使用。1972年复,本县首次放映宽银幕电影《劳动家庭》(朝鲜片)。1980年电影放映站改称电影院。1980年7月25日成立白河县电影发行公司、负责电影放映、发行、设备维修、器村供应。1981年上级投资资7.5万元,自筹2.1万元建起1100m2公司宿办楼,与电影院分开。
1983年底电影放映单位发展到35个(其中全民4个)。1985年又增至43个,放管人员79个,后增至87人。同年6月在本县首次放映立体电影,片名《枪手哈特》(观众自购偏光眼镜)。1988年全县保留电影放映单位32个(每乡一个),放映管理人员65人。
二、放映场地
1963年上级投资(包括自筹)1000元,于同年7月28日动工,在县城河街杨泗庙旧址修建一座392平方米的砖柱、木架、油毡房顶的简易放映场(无座位)。1964年始安装简易木椅座位720个。1975年换成固定铁架翻板坐椅。1983年国家又投资78万元,在体育场南侧,建筑一座面积1685.34平方米,有850个座位的影剧院,占地3535平方米,1987年10月正式开业,工作人员8人。1970年至1972年初,修襄渝铁路时期,施工地段每周有电影放映,山坡、河滩、院落皆是放映场地,观众席地而坐,亦觉陶然。
80年代初,为了使农民多看电影,在人口比较集中的自然村镇鲇鱼套、茅坪街、黄家湾、卡子街等地,采取地方集资,县上辅助的办法,征地围圈起简易电影放映场。同时允许私人开设家庭电影院。
一、电影放映
50年代电影基本上是免费,露天放映,黄昏银幕挂起,儿童奔走相告,天黑后,各处人群潮水般涌来,三三两两的灯笼、火把漫山遍野,散场时,寻人的呼唤声一片,灯笼、火把相互燃起,沿路成行,一片欢声笑语。县城河滩每放映电影时,江北郧西县老关庙、白石滩、傅家沟一带的男女老少划着小船渡江来看电影。
1955年10月,白河县电影队成立,当年放映电影33场。
50年代,《钢铁战士》、《翠岗红旗》、《新儿女英雄传》、《白毛女》、《一江春水向东流》、《马路天使》等影片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60年代中期,电影开始向农村普及,这期间给全县观众印象深刻的有《智取华山》、《铁道游击队》、《平原枪声》、《地道战》、《上甘岭》、《小兵张嘎》、《永不消失的电波》、《抓壮丁》、《闪闪红星》、《刘三姐》、《林则徐》、《甲午风云》、《苦菜花》、《烈火中永生》、《洪湖赤卫队》、《虎穴追踪》、《山间铃响马帮来》、《秋瓮遇仙记》、《李双双》、《祝福》、《天仙配》、《梁山伯与祝英台》、《董存端》、《红日》、《野火春风斗古城》、《万水千山》和《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等影片。《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在县城首次放映时,一天六、七场,场场暴满,农村不少人带着干粮,步行几十里路到县城,住客店或露宿街头排队购票看电影。1965年全年放映电影757场。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以前发行的所有影片几乎都审定为“封资修的黑货”一律封存,不准放映。几年时间里只准放映《新闻简报》及《红色娘子军》、《沙家浜》、《龙江颂》、《智取威虎山》、《红灯记》、《杜鹃山》等八个京剧革命样板戏。连续在县城、农村重复放映多年,后一度时间,曾通过县革命委员会政工组向各单位分派看电影场次及座位,作政治任务去完成。粉碎“四人帮”以后,一些旧影片陆续开禁,1979年全县放映电影达4239场。
80年代人们津津乐道的国产影片有《喜盈门》、《月亮湾的笑声》、《天云山传奇》、《牧马人》、《芙蓉镇》、《七品芝麻官》、《碧玉簪》、《东陵大盗》、《西安事变》、《乔老爷上轿》、《王老虎抢亲》、《三笑》、《杨门女将》、《朝阳沟》、《妈妈再爱我一次》等。译制片有《列宁在十月》、《佐罗》、《桥》、《卖花姑娘》、《劳动家庭》、《尼罗河惨案》、《阳光下的罪恶》、《流浪者》、《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巴黎圣母院》、《虎口脱险记》、《枪手哈特》等。其中《喜盈门》、《东陵大盗》、《卖花姑娘》、《芙蓉镇》、《流浪者》、《妈妈再爱我一次》、《桥》等几部影片在城乡引起轰动。1984年全县放电影达到11000多场。80年代中期以后,电视进入千家万户,以其节目多、容量大,方便随意,因之,电影观众相对减少。县电影院、影剧院80年代末以后的上座率平均只有50%左右,最低时仅30%。为使企业搞活,电影院同时经营录相放映、办旅社、餐馆、茶座。有时还办通宵电影,上座率仍低。90年代,又有了多省台的卫星电视,麻将牌城乡普及,电影的上座再次下降。
二、映前宣传
50、60年代,县电影队肩负多种任务,除放电影外,下乡时不仅代销图书、宣传时事、搞图片展览,还要结合中心工作,自编快板、绘制幻灯片,供映前宣传。县上号召大搞卫生运动,电影队编的快板说:“老乡们,请肃静,说段事情大家听。4月1日动员令,县委书记讲得清,春暖花开万物生,政治挂帅讲卫生。清阴沟、挖粪坑,厕所周围撒药粉。室内室外打扫净,苍蝇跳蚤无处生,移风易俗改环境,既积肥、又卫生,消灭疾病精神振。肥成山、粮满囤,幸福生活万年春。”县上号召搞“夏收夏种夏管”,电影队自编快板:“要看电影不要忙,说段快板开个场。夏收龙口来夺粮,儿童组织拾麦队,民兵晚上来守场。防止敌人来破坏,保证颗粒都归仓”。秋季分配时快板是:“分配工作要做好,按劳取酬认真搞。多劳多得干劲高,粮食切莫浪费掉,细水长流算计好,指标到户粮到堂(食堂),吃多少,自主张,超吃不补你莫忘,节约就上光荣榜。”“自编自说不周全,敬请大家提意见,现在幻灯已放完,下边马上放影片。放映当中莫吸烟,莫乱动,莫乱跑,以免大家看不好。”电影队这种映前宣传,语言通俗,结合中心工作及时,听众集中。当时一些群众说:“电影队的快板比有些领导讲话来得简单、明了,学生娃儿学得快”。70年代后,这种自编自说,应时的映前宣传消失了。
三、电影收费
县电影院60年代1张票1角,70年代1张票2角,80年代后期4角,90年代初8角,大体与2~3枚鸡蛋的市价相当。
1994~1995年,1张票随物价上升涨至2.5~3元。
农村电影收费标准,50年代规定每场45元(相当于一个干部的月工资),由大队、生产队、机关、学校分摊包场。从1964年始,电影收费实行减免,每场减至25~40元左右。1983年后,16毫米故事片每场收费25~30元,8.75影片的故事片每场15元,纪录片8~10元。人民公社时期,农民看电影从生产大队公益金中开支。农村实行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生产队经济实体消失,放映单位收费困难,农村看电影的次数大为减少。农村机关单位集中的村镇偶尔包一场电影,后高山居住分散的农户,一年难看到一场电影,1984年后农村有些富裕户,在婚、丧、喜庆之日,私人花一二十块钱包场电影,酬谢邻里亲友,多数农户包场仍感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