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

2021-10-18
来源:陕西地方志办公室

第一节机构

抗日战争时期,白河县商会有一台收音机,由张文善负责收听抗战消息,并抄成简报公布于商会大门外。

民国三十六年(1947)后,县内没有收音机,更无广播。1949年白河第二次解放后,接收了国民党时期的县邮政、电报局,尚在恢复,报刊杂志很少,传递亦慢,从西安发信到白河最快也需10天,信息传递困难。陕西省委决定于1950年10月在各县建立收音站。11月初,县委政策研究室干部刘述平等人从安康领回一台五灯电子管收音机建立白河县收音站。地委派王长治任专职收音员,收音站归县委宣传部管理。1953年4月12日,白河县广播站成立,隶属县委领导,负责人兼编采,播音、机务、发电工作人员共4名。1959年县委调整机构,广播站与白河报社合署办公。1967年2月2日,广播站被14个派性组织联合“接管”,自称“毛泽东思想宣传站”,成为派性组织的喉舌。1968年9月中旬,在军队的干预下,成立了白河县革命委员会,迫使派性组织“平山倒旗”,才恢复白河县广播站名称。1969年9月,冷水、茅坪、西营三个区建立了广播放大站。1970年,全县五个区均建立广播放大站,1974年,全县31个社(镇)29个公社建立了公社广播放大站。1979年12月,县广播站设立广播维修服务部。1984年7月,白河县人民政府决定将白河县广播站升格为白河县广播电视局。1985年,根据事业发展的需要,县政府批准在局内设行政股、宣传股、有线广播、电视4股和服务公司、广播系统职工97人。

第二节有线广播

一、设备

1951年2月后,县收音站收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西北广播电台5000字左右的新闻,收音员将收抄的新闻刻印成“新闻简报”,每两天一期,每期刻印120份,分发各区、乡作为墙报、黑板和“土广播”的时事政策宣传材料。当时城乡群众对新鲜的铁喇叭筒广播十分感兴趣。每晚掌灯后“土广播”开始了,两人一组,一人持喇叭和蜡烛,一人小声念稿,持喇叭者大声重复。冬天关门围火,夏天挥扇纳凉的群众对既“土气”又新鲜的“土广播”听起来总是全神贯注的。群众了解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三反”、“五反”、抗美援朝运动的意义和政策都是从“土广播”中获悉的。

1958年,省广播事业管理局分给县广播站600瓦扩大机一台,美制旧的汽油发电机一台、录音机二部、磁带六盘,因陋就简建立了广播站。12月17日县城第一次听到了有线广播。后广播站自架广播信号线路7.1公里,利用邮电线路330.9公里,来传输广播信号。1959年1月8日晚首次向全县进行了广播,当时全县仅有广播喇叭25只。1959年,由城关向农村发展喇叭206只。1965年底,喇叭发展到820只,5个区31个社(镇),140个大队,372个生产队通了广播。1974年,广播专线达207.3公里,利用邮电线路379公里,全县301个大队,1851个生产队通了广播,入户喇叭总数达20139只,占总农户的65%,达到了《全国农业发展纲要》的指标。1974年和1976年两次发动公社、大队、生产队大办有线广播,劳力队上调、电杆用树队上砍,资金、粮食队上给。1976年全县差不多的院落和农户都可以听到广播,许多大队拥有“三用机”(收音、扩音、送话受话),大队对生产队各户社员通知事情甚为方便。1985年,广播系统架设县至乡广播专线107.5公里,喇叭发展到26541只,入户率达74%,县广播站拥有扩音机43部,功率15575瓦,发电机28台,柴油机28台,控制台2部,各种型号录音机6部,低压配电屏1台,发电机1台,输出配电盘1台,播音匣1个,电唱机2部,话筒2只,前机2部,扩音和播音设备基本齐全。1982年土地、山林承包到户后,生产队改作村,不再是经济实体,原来不规范的广播线路使用几后,杆朽线锈,喇叭多坏,村上无力维修;到各户收取维修收费困难,广播喇叭通户率有所下降。1988年12月21日县城开通自动电话后,原来利用邮电线路传输广播信号已不可行,县财政困难,不能投资架设广播专线,1995年底广播通村率在80%左右。


二、通讯报道

广播站建站初期,每日仅对城关地区进行一次广播,后对全县每日一次广播,1959年3月20日开始改为每天二次播音。第一次11:50~13:20,第二次18:55~21:00。1961年1月20日,改为每日三次播音,全天播送5个小时,其中有“本县节目”1小时;其余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联播节目,省台对农村广播节目或文艺节目。

“本县新闻”主要是宣传报道县上中心工作,50年代末,重点报道全县人民公社化、全县献铜献铁、大炼钢铁运动、公共食堂开办的情况和进度。1959年前后报道生产进度、抓生产安排,后来介绍节约用粮,找代食品的经验。60年代初报道全县学习雷锋、王杰、刘英俊、焦裕禄后出现的好人好事和农业学大寨运动在公社、大队、生产队开展情况,全县修水平梯地的进度、经验和先进单位。1966年初,开始播送全县机关、厂矿、学校、生产队开展批判所谓“三家村”的资产阶级文艺黑线的“大批判”文章。7月份后主要播送毛主席语录以及中央两报一刊的社论和评论员文章,内容是“要斗私批修”、“横扫一切牛鬼蛇神”、为防止修正主义要“抓阶级斗争”。1968年9月中旬以后宣传报道的重点转向“复课闹革命”,号召各派大联合,克服派性,增强党性,搞好“斗批改”。1969年宣传报道全县清理阶级队伍的进展情况和经验,以及“深挖洞,广积粮”、“要准备打仗”、“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文章。70年代初襄渝铁路动工,宣传报道侧重于“军爱民、民拥军”、“三线建设要抓紧”的工地消息。1974年大力宣传报刊上及县内“评法批儒”、“批林、批孔、批周公”的文章和活动开展情况。1974~1977年,全县连续开展农村基层组织整顿工作(简称整队),宣传报道内容多是“割资本主义尾巴”、“抓阶级斗争”及修水平梯地的进度和经验。粉碎“四人帮”后,由于中心工作从抓阶级斗争转移到抓经济工作、稿件重点报道推行农村生产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多种经营、科技致富、计划生育、模范人物、五好家庭和法制建设方面的新闻。近年来,又专门开辟了“法制园地”、“天池岭了望哨”、“科技咨询”和各种不定期的专题讲座。

县广播站专职编采人员少,广播稿件主要靠业余通讯员提供。平均每年自采搞件千余篇,来稿2000多篇,农业方面的稿件占到55%以上。60年代初,通讯队伍比较健全,稿源丰富,质量尚佳。“文革”期间及“文革”后一段时间,许多人怕在文字上被抓把柄而受批判,不愿写稿。业余通讯报道处于自流状态。老通讯员不敢写,新的不会写。一度通讯员队伍“青黄不接”,广播站常出现“稿荒”。1982年后,又重组建了基层通讯网,村有通讯员,乡有通讯组,区设特约记者和特约评论员。80年代中后期全县骨干通讯员70多名,区特约记者5名。县站每年举办骨干通讯员培训班3~5期,定期召开编采人员例会,总结交流经验,确定新的报道重点;逐步提高业余通讯队伍的写作水平,开展创“百篇”和“优秀稿件”活动,激发通讯骨干的工作积极性。1982年以来,白河广播站每年都有一两组稿件获省、地广播系统奖励。1991年5月13日,安康地区新闻记者协会在白河召开了地区第三届好新闻评选会,白河有4篇稿件荣获一等奖;县委、县政府还召开了白河首次新闻发布会。

广播稿酬自建站时实行以篇计费,每篇稿酬0.50~3元,“文化大革命”期间废除稿酬制,1977年又恢复稿酬制度。

第三节电视

一、电视转播

白河县第一座电视差转台建于1979年4月21日,位于县城东南侧沙帽山。发射功率10瓦,收陕西台四频道发二频道。只能覆盖县城,覆盖率为全县人口的6.32%。

1983年5月,县内第一座农村电视差转台在西营区桃园寨建成。海拔830米,发射功率10瓦,收陕西省四频道发七频道,覆盖当地约7000人地域。后陆续建立了构扒、茅坪、冷水、中厂、西营区、前坡、药树、月儿、凉水、中厂、纸坊、仓上乡电视差转台。全县5个区,14个乡能看到电视,覆盖率达45.4%。

1986年县财局拨款2万元,县城机关单位、居民捐款1.5万元,10月开始在县城泰山顶(气象站)东侧建成“卫星电视地面接收站”。1987年1月23日正式向县城转播中央电视台第二套节目。

1991年端阳节“龙舟赛,九月份“陕西省陕南第三次水土保持会议”和10月份“全国贫困山区经济开发经验交流会”在白河县城召开的实况,作为白河电视的“自办节目”在县城转播,受到人们的欣赏。县委、县政府组织拍摄反映白河人民20年艰苦创业的专题电视片《希望之路》,荣获安康地区电视台专题片二等奖。1992年初,县电视教育台建成转播。1994年采取群众集资的办法,又在县城开通了有线电视。至1995年底,县城有线电视入户2600余户。全县累计卫星电视地面接收站38个,电视覆盖率为70%。


二、电视接收机

1976年8月,县广播站从西安购回一台9英寸“星火牌”黑白电视机是白河第一台电视接收机,主要用于测试电视接收信号。8月底,每天晚上广播站工作人员背着电视机、干电池、扛着天线,在县城附近的几个山顶寻找电视接收信号,终于在9月9日晚于城背后的天池岭接收到电视信号,后在沙帽山上也测试到电视信号。在测试电视信号的每天晚上,许多青年、学生摸黑路爬陡坡涌到山上看稀奇。1979年至1981年,县城各机关、企事业单位普遍购买黑白电视机,1984年后,电视机陆续进入市民家庭,到1988年底,全县拥有黑白电视机1499台,彩色电视机1262台,共2761台,其中县城1960台,中厂区370台,冷水区201,构朳区54台,茅坪区52台,西营区24台。1991年,县城平均1.2户一台电视接收机。


三、录像放映

1984年9月县广播站贷款5万元,购置一套录像放映设备在县放映录像。初,营业收入尚可,之后县文化馆、城关镇、月儿乡文化站陆续购买放像机进行营业性放像。

1985年后,县教研室、白河一中、电大班、县科委等单位也购买了放像机。教研室、一中的放像设备主要用于教学,科委的放像设备用于食用菌开发,放映香菇、平菇袋料栽培技术和科技宣传。当时规定,凡经营录音带、录像放映单位或个体户,必须提前申请,经广播电视局、公安局、工商行政管理局三家审批并发给营业执照后,方可经营。

80年代初期,县内市面只有一两家个体商户经营录音磁带,皆为国内厂家出品,录像带尚未进入白河。1984年后,经营音像制品的单位和个体商户增多,自去武汉、广州采购录像带,使一些色情凶杀格调低下的录像带暗流进来。1984年底由广播电视局音像制品管理股,会同公安局、工商行政管理局对市上出售的录音带及7个录像放映单位的录像带进行了审查、清理。销毁了《何日君再来》等一批录音带,禁放了《黄金赌客》、《不择手段》等八部录像带。1985年6月再次整顿了录像制品市场,处罚了个别放映黄色录像带的单位和个人,录像带的经营权收归广播电视局。再经1989年的“扫黄”、“除六害”(偷盗、抢劫、凶杀、卖淫、嫖娼、吸毒)之后,视听文化中的“黄泛”情况有所好转。90年代后,“扫黄”已作为宣传部门的一项日常工作。


阅读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