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2021-10-18
来源:陕西地方志办公室

第一节图书发行

明、清时期,县内无图书发行机构,所用书籍多是开具书名,托人(多为船家)到安康、老河口或汉口买回。宣统三年(1911)黄忠兴(春如)在中河街开设“忠兴书铺”,除到外地采购“五经四书”外,还自刻木版印刷儿童启蒙读物自售,民国十四年(1925)歇业。民国八年(1919)阮玉昌亦在上河街开设书铺,用木版印刷蒙童读物自售。十五年(1926)黄德钦在县城下河街中段开设书铺,除经营儿童启蒙读物外自兼营其他文化用品。民国二十一年(1932)王同芸开设的“义利合石印局”,也曾兼营图书,于三十五年(1946)歇业。

民国三十二年(1943),县教育科下设一“文化服务社”于县城上河街翠花坡巷口,经营小学教科书、古线装书,雇员8人。经费由县财政拨支,至三十七年(1948)白河临第一次解放时停业。

1949年白河第二次解放后,民主县政府派随12旅南下的连文书徐振衍租用上河街两间民房设摊售书,其中多数是共产党政策的单行本和《白毛女》、《血泪仇》、《刘胡兰》、《兄妹荒》等剧本。

1950年3月新华书店安康支店派驻白河县图书发行员计从理承办图书发行业务。1951年7月,县筹建图书发行站,配工作人员3人。1952年4月安康书店罗芳怀来白河筹建新华书店,1953年10月,白河县新华书店成立,负责人罗芳怀;店址设河街文化馆楼下(今中医院处),后迁至上河街(今新华书店一门市部),人员增加到7人。在宣传中苏友好活动中,12月份书店发行了《斯大林全集》第一卷,次年2月中旬发行第二卷。

1955年为配合合作化运动,4月发行《中国农村社会主义高潮》一书,并通过各供销社发行《农民识字课本》。为扩大对农村的图书发行,11月在各区供销社建立了图书专柜。1961年书店在各区建立农村发行网点,聘用图书发行员,效果甚好,全年销售图书18万多册。1962年至1966年初,全县图书发行网点布局、图书的发行,基本上适应了当时的需要。这6年中,共发行马恩列斯著作248套,1972~1975年,3年发行2116套,此后销量下降、造成积压。

1966年6月以后,县新华书店奉业务上级通知,对许多书籍开始清理、封存。书架上只有《毛泽东选集》、马列著作、领袖像和少量的医药、技术工具书籍。1967年3月中旬以后,“文革”前出版的所有书籍、图片一律封存停售,只发行《毛泽东选集》、《毛泽东语录》、语录片、语录张贴、领袖像章、佩戴于胸前的语录牌及“两报一刊”(《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红旗》杂志)社论单行本。1966年下半年中、小学课本已停止供应。1966~1975年,共销售毛泽东著作27605册,其中《毛泽东先集》(一卷)59917套,“毛选”甲乙种本5632册,《毛主席语录》114352册,毛著单行本155385册。领袖画像43万多张,“语录卡片”10.7万张,领袖像章、塑像78万多个(枚)。从1967年起,对毛泽东著作发行,不征税,贷款不计息,代发行单位不收折扣。林彪叛逃后,对林彪的画像、题词、语录、书籍奉令全面清理封存停售,《毛主席语录》本中因有林彪写的前言和题词,亦停售。(当时几乎人手一册的《语录》本上林彪写的前言和题词人们都自动撕去。)

“文化大革命”十年中,不仅图书的种类发行极少,而且“文革”前出版的书籍也停止借阅。“破四旧”时,“红卫兵”、“红小兵”在全县抄家搜出的文革前历代的古旧线装书、报纸、杂志、图片、照片、皇帝诏书、科举喜报、房地产契约、文凭、证书、名人字画、私人名片、帐薄、家谱、笔记、著作手稿、龙凤柬(庚帖)、请柬、手抄小说、剧本、歌本等悉数烧毁。

70年代初,书店继续发行《毛泽东选集》和《列宁全集》,对机关干部实行分配指标购买,1977~1980年4年中共销售“毛选”4815册。1973年5月后,陆续发行鲁迅著作的单行本及《红楼梦》、《水浒》、《三国演义》、《西游记》四部古典小说,1978年后,尤其是科技书籍、通俗读物,发行量逐年上升。县书店科技书籍达800多个品种。1987年县新华书店图书发行量达到88.9万余册,营业额38.49万元,上交税利13702元。1989年在图书较大幅度提价的情况下,发行图书76.4万册,营业额65.8万元。

由于白河县城地处两省四县交界,火车、汽车、机动船交通运输便利,故旬阳县蓝滩、湖北省郧西、郧县与白河毗邻地的图书发行也由白河负担部分,尤其是每年春节前的年画发行,有时供不应求。1974年后,县新华书店向县外发行图书的营业额一直占到总收入的10%左右。

县内农村图书发行工作1964~1965年主要靠4个流动售书员经营,1966年农村图书由供销社代售,县书店给予业务指导。此时,发行网点增至39个,每公社1个。1987年保留20个,另有个体图书发行点4个。1986年以前,供销社发行图书提成10%,后改为15%计酬。

1967年投资3.6万元,在城内新建一座面积为307平方米的两层楼房,作为书店办公和门市部用房(1969年竣工使用)。1979年又投资4.8万元,在办公楼后,新建一座面积为696平方米的书库和家属住房,其中书库面积232平方米。

80年代后期以来,通俗武侠、侦探、秘闻小说、杂志、画片大量面市,乃至《麻衣相法》、《玉匣记》、《金钱卦》、《山法全书》、之类的迷信书籍充斥地摊,印刷粗劣,多数不标印刷厂家,宣传管理部门屡令清理整顿非法出版物,而有禁不绝。

第二节图书收藏、阅览

一、图书馆

民国以前,县内无专门图书管理和收藏机构。民国三十二年(1944)设立民众教育馆,内辟有报刊、图书阅览室,藏有少量书籍、报刊。民国三十五年(1946)全县中小学校藏书仅2500册。

1951年,成立白河文化馆(址设今县城中医院处),辟有图书、报刊阅览室,有图书560册,有图书借阅业务。1958年文化馆迁北岭新址,设有84平方米的阅览室。当年藏书800多册,到馆阅览者8400余人次,借读7250册次。1960年阅览室接待读者11000人次,借读8000册次。1961年藏书3200余册,年订报纸10种,杂志30多种,接待读者9000人次,借读7000册次。同时,在服务行业、医院、厂矿、驻军等单位辟有流动借阅站5个。1964年,藏书9100册,年订报纸18种,杂志53种,借读1600册次,接待读者近2万人次。在“文化大革命”、“破四旧”时,除马列毛泽东著作和医药书籍外,馆藏的有些书被认为是“封资修黑货”,销毁了1100多册,并将一批书封存。1973年,图书阅览室始恢复对开放。1974年增加图书4100册,1981年,县文化馆藏书36012册,随之在农村大办文化站(室),农村文化站(室)借走28800册。1984年,藏书增长到14248册,借读1620册次。1985年以前,每年文化馆图书购置费2000元左右,此后每年削减,加之图书涨价,每年增加图书量锐减。1987年发放借书证724份,出借书68703册次。1988年发放借书证918份,出借书48400册次。

1985年6月11日成立白河县图书馆,与县文化馆分设。在县城中心泰山(气象站西侧)征地1.74亩,1988年9月动工兴建一座3层图书楼,1990年底竣工使用。

1954年,全县农村建立图书室4个,1958年发展到146个,后因经费、房舍、管理人员变动诸多原因到1982年只剩下100个,又经调整保留下了96个,藏书28800册。1984年农村各乡建立文化站,将图书室并入文化站内,但图书只减不增。

截至1987年统计,白河一中藏书23000册,县教研室图书馆藏书7000册,县工人俱乐部于1984年设立图书馆,藏书3100册。俱乐部平均每天接待读者50人次左右。


二、私人藏书

清末县内仅有县城王贤辅,茅坪柴守愚、谢伯南,卡子黄理堂、张悌等几人藏书较多,少数书香之家,“四书”、“五经”以及诠注之类的书是必藏之书。科举考试需要《古文集评》、《古文笔法百篇》、《时文摘艳》、《诗韵集成》、《东莱博议》、《诗学含英》、《因难见巧》、《佩文韵府》、《律赋丽则》之类的书,也在收藏之列。王贤辅曾任天池书院的山长,张悌曾任杜阳学署讲席、麟游县教谕,他们除收藏古代名家诗集、文集外,因职业需要,对《古文辞类纂》、《古文析义》、《古文快笔》、《古文观止》、《古文雅正》、《试策便览》、《策试》、《七家试贴》、《八铭塾抄》、《考卷脱颖》、《陕甘试牍》、《安徽试牍》、《山西乡试文集》之类的科举范文书籍,古代中医、中药方面的名家著作以及文学欣赏、文字游戏书籍也是他们藏书的内容。清末几家私人藏书大户,后或因战乱,或因后辈业从另门,藏书大多散失。民国至解放后县内私人藏书少有过千册者。


阅读36